百姓生活网凯发一触即发-凯发k8国际唯一 2024-03-26 11:26:40 编辑: 禹艳
烟花、三月、圆梦,演绎了一座千年古城文旅市场的几多璀璨,去年,扬州旅游接待总人次首次突破1亿。
邗沟、运河、重生,催发着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前行的勃勃生机,今年,扬州牵头大运河联合申遗成功10周年。
顺流而下的是时光,逆流而上的是梦想。整数是节点,亦是一个新的起点。
走过这10年的扬州文旅,如何奔赴下一个10年?“破亿”之后怎样站上新的高峰?今天召开的扬州市文化旅游名城发展大会将给出任务书和路线图。
市第八次党代会确立了“聚焦‘三个名城’,争做‘三个示范’”的奋斗目标,将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而今,扬州人站在人文经济学的高度,重新审视“为什么建设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旅游名城”的大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经济学的重要论述,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力量。”市委书记王进健表示,扬州将积极探索人文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赓续传承历史文化基因,打造文化旅游名城,坚决扛起“让古运河重生”的使命担当,高标准建设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让扬州的文明文化在全国更有分量。
三月春暖,文旅名城再出发,更待“烟花”绽繁花。
刚刚过去的周末,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迎来了3万多名各地游客。乘坐长约21米的“沙飞船”,“身临其境”感受运河两岸盛景;漫步运河街肆,通过led天幕体验24小时光影变化;置身河之恋展厅超高清环形屏幕下,沉浸式领略运河生态之美……一系列新奇体验,让来自安徽的姜先生连连赞叹:“扬州的运河,变得更鲜活、更生动了。”
姜先生是一位高校教师,对运河文化情有独钟。“10多年前来过扬州,那次除了古运河水上游,其他运河景点和项目都没留下太深印象。”姜先生说,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这次特意带孩子来研学,没想到惊喜不断。“除了大运河博物馆,我们还参观了运河大剧院、非遗珍宝馆,逛了广陵有盐街区……听说扬州有‘运河十二景’,暑假有时间再来挨个‘打卡’。”
运河是扬州文化的根,更是扬州旅游的魂。
2014年6月22日,扬州牵头中国大运河沿线35座城市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市10个遗产点、6段河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沿线城市之首。申遗成功后,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统筹打造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让古老的运河重焕新生,成为摆在扬州面前的新考题。
“扎实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大运河再现昔日繁华盛景。”在市长潘国强看来,统筹推进古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要打好“古城牌”“美食牌”“文化牌”,不断丰富文旅产品、建设文旅项目、拉长文旅线路,提升运河旅游的参与性、体验感。
擦亮一条文化带。近年来,扬州先后建成开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大剧院、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隋炀帝陵遗址公园、中国大运河原点公园等一批文旅重点项目,推动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走向“文化空间”。其中,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420万人次,成为“现象级”文旅名片。特别是2022年以来,扬州全面启动“运河十二景”评选和建设提升工作,串珠成链打造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
打开一个大格局。“曾经,‘瘦大个’是来扬旅游的标准‘套餐’。现在,仅扬州主城就有瘦西湖、明清古城、运河三湾、明月湖、七河八岛等文旅板块可供游客选择。”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做大做强主城文旅核心区的同时,我市将着力做靓做响长江、运河两条主线,做精做优南部度假、西部康养、北部滨湖等全域旅游板块,推动五大板块差异化发展。“如今,扬州文旅正逐渐形成‘一城、两轴、三极’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拉长一条消费链。每逢周末,便有不少游客专程到个园体验剧本游《寻筠记》。近年来,扬州主动适应游客“品质”“体验”“多元”的需求,以新场景提升消费体验,以新业态激发消费潜力。旅游演艺、研学旅游、美食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沉浸式夜游、房车露营等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拉长文旅消费链。
创下一批大品牌。“烟花三月下扬州”,唐代诗人李白为扬州打响了传唱千年的“广告”。近年来,扬州打造了“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等“金字招牌”,上榜央视“十大旅游向往之城”,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2023夜间经济新锐十城”“大众旅游·美食系列·十城”,创成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内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同时,我市精心办好“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亲子研学“夏”扬州、二分明月“艺”扬州、冬游扬州“食”“泉”十美等品牌活动,变“烟花三月下扬州”为“四季旺游”。
一组数字,是扬州文旅跨越发展最好的注脚——2023年扬州旅游接待总人次首次突破1亿,实现旅游总收入近1000亿元,创历史最好成绩。
向前看:长路漫漫亦灿灿
瞄准国内顶流,发力专精特新,文旅名城亟待再“破圈”
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次首次破亿,回望来路之艰,更应看到前路之漫。
2024年开年,随着“尔滨”爆火,一场全国范围的文旅“内卷”大赛拉开帷幕。“‘泼天的富贵’啥时轮到我家乡”成为网友最关心的话题。
面对被称为“卷”出天际的城市竞争,扬州文旅如何“同快的比、跟强的争、向高的攀”?该怎样发力“破圈”?采访中,众多资深业内人士、专家学者纷纷支招,建议文旅业也应走好“专、精、特、新”之路。
刚刚过去的冬天,火爆的“尔滨现象”引起全国文旅界瞩目。少为人知的是,这场“冰雪盛宴”背后,是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连续多年大力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所谓‘专’,就是专注专长,做到极致。”扬州知名学者、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华干林表示,作为长江和大运河交汇点城市、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扬州有着深厚而独特的江河交汇文化。“聚焦聚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唱响新时代‘运河号子’和‘长江之歌’,就是扬州文旅之专、之长。”
今年央视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再次带火了西安大唐不夜城。从“不倒翁小姐姐”到“李白对诗”,再到如今的“盛唐密盒”,这一景区近年来推出的文化类互动活动,频频成为文旅界“爆款”。
“精品项目是助推文旅深度融合的极佳载体,好项目足以带火一个地区、带旺一方旅游。”市旅游协会会长王玉新表示,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其平均每天吸引上万名各地游客参观,他们的食住行游购娱,极大地繁荣了扬州文旅市场。但必须正视的是,扬州文旅休闲类新业态、体验类精品项目还不够多。“近三年,省内先后有淮安西游乐园、徐州方特乐园等体验类项目建成运营,城市之间文旅竞争在不断加剧。”
从“进淄赶烤”到“贵州村超”,从“尔滨看雪”到“沪上繁花”……独特的魅力是这些文旅“热梗”成功的关键。
“对于文化旅游业来说,特色就是魅力,就是招徕游客的制胜法宝。”市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秘书长曹阳春认为,扬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对于这些资源的深度解读还不够,辨识度高、文化标识鲜明的休闲类、体验类产品还不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尚有不足。“加快文旅产业育链补链强链、文旅产品提档升级、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把‘好风景’讲出‘好故事’,把‘好故事’做成‘好产品’,才能把扬州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胜势,让游客在文旅体验中不仅‘悦目’而且‘赏心’。”
这些年,抖音旅行类直播观看人数井喷式增长,仅去年一场名为“看山河”的文旅直播活动,在线观看用户数超2.9亿人次,话题播放量超16.3亿次。
“所谓‘新’,即在坚守本源的基础上,主动创新求新,通过艺术加工、技术嵌入,使文旅产业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市旅游学会会长许金如教授表示,数字化是文旅产业发展的趋势,是产品创新、体验提升、营销传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成像、可穿戴设备、元宇宙等科技成果的应用,将拓宽文旅行业流量进场的“入口”。
入心看:万千明灯照未来
聚焦五大工程,实现三个转变,“三都”如何书新赋
“全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扬州对于文旅产业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目标。
我市《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实施意见》更是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产业体系,成为国际有影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走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下一程,扬州发力点在哪里?路径又在何方?《实施意见》提出要聚焦旅游能级提升、旅游载体建设、文旅新场景建设、城市品牌推广、旅游公共服务提质等五大工程,实现城市旅游向城市度假、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等三个转变。
扩体量纳增量。
“景区里处处‘人从众’,周边酒店‘一房难求’!”瘦西湖景区负责人坦言,今年春节入园游客数达52万人次,同比飙升71%。
一项统计显示:2023年,全市57家a级景区游客量达6149.31万人次,同比增长93.22%。暴增的客流,使得扬州文旅承载力的“短板”更“短”、“痛点”更“痛”。
面对游客量的“跳涨”,唯有加快旅游能级提升工程、旅游载体建设工程,才能做大“体量”承接“增量”。《实施意见》明确,今年扬州文旅新地标、新项目建设将按下“加速键”,重点开发打造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京杭大运河(广陵段)文化带暨明清古城保护、“十里外滩”运河文旅、唐子城片区、古运河水岸互动旅游街区等项目。此外,扬州还将加大沉浸式体验、度假酒店、旅游演艺等项目招引,推动文旅核心价值链集聚发展。
从融合到融活。
“烟花三月跑扬马,是跑赛道,更是跑美景、跑美食、跑文化!”上海跑友王鼎钧对即将到来的2024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充满期待。
十余年时间,培育出扬马“人文赛事、景观赛事、金标赛事”独特品牌,这是扬州打造文体旅融合新场景的一个缩影。
不断融合创新,发掘产业新特色,激发市场新活力,是未来文旅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对此,《实施意见》明确将加快文旅新场景建设工程,并首次提出将创新打造古城旅游、旅游演艺、研学旅游、美食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9类融合产品,拉长文旅消费链。
把流量变留量。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市90后、95后及00后游客分别占游客总数的28%、14%、9%,文旅市场“半壁江山”已属年轻客群。
扬州文旅如何“圈粉”年轻人,把线上“流量”变线下“留量”?现代化营销手段至关重要。《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城市品牌推广工程,在国内,持续利用抖音、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引流推广,开展“网络达人游扬州”“‘向往扬州’短视频大赛”网络传播活动,不断强化年轻客群黏性;在国际,主动融入“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体系,增强“findchinainyangzhou(扬州最中国)”国际吸引力。与此同时,利用“东亚文化之都”“世界美食之都”等名片,构建海外营销推广矩阵。
用满心换满赞。
政府食堂为游客提供简餐,主城区数十处机关停车场免费开放……去年中秋、国庆假期,不少网友晒出扬州花式宠客的举措。扬州待客的诚意,也换来全网满满的“赞”。
山是景,水是景,高品质的服务亦是风景。
把游客的“愿望清单”,升级为凯发k8国际唯一的服务清单。根据《实施意见》,我市将开展旅游公共服务提质工程,严格落实游客诉求“5分钟内精准分派、责任部门5分钟回复、10分钟内联系游客、2小时初步反馈、12小时正式反馈结果”处置机制,建设“e起下扬州”智慧文旅服务体系,打造“掌上旅游”文旅大模型,同时健全“快旅慢游”交通保障体系等,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扬州慢生活。
文旅添彩名城,“三都”再书新赋,这场“诗和远方”的未来奔赴,怎不让人期待!
来源:扬州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