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凯发一触即发-凯发k8国际唯一 2023-10-24 09:17:29 编辑: 周嘉
“双十一”购物节预热已经开启,一些大型电商24日进入预售期。在抢购心仪商品的同时,市民该如何避坑、预防风险?对此,仪征警方发布了“双十一购物避坑指南”,提醒市民捂紧钱袋子,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避坑指南一 擦亮双眼,谨防这些“诈骗套路”
“双十一”临近,不少市民摩拳擦掌、早早加购,希望买到价格实惠的商品。对此,仪征警方特别提醒,按照往年的警情,各大购物节期间诈骗分子也会伺机而动,编出各种蹭热点的“剧本”诈骗钱财。
仪征反诈中心民警介绍,购物节期间,以下几种诈骗较为高发:
首先是“促销短信”诈骗。此类诈骗多发生于购物节的预热期。预热期间,不少商家都会给消费者发送广告。诈骗分子则会利用这个机会假扮商家,打着“领取优惠券”“支付预售定金发红包”的名义发送含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消费者一旦点击,很有可能会遭遇损失。因此,市民们在购物节期间应谨慎鉴别商家短信,慎点不明链接。同时,在手机上安装杀毒软件。
市民还要当心“消费返利”“刷单兼职”诈骗。为了吸引消费者,大促期间,一些商家会在消费者购买商品后给予一定的“返利”。诈骗分子也浑水摸鱼。此类诈骗中,诈骗分子会声称“大促期间商家搞活动”,吸引受害人“做任务得返利”,前期用小利引诱受害者,获取信任后,一步步布置好陷阱,引诱受害者付出更大的成本。警方提醒,凡是遇到“转账返利”“刷单兼职”,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理会。
在成功购买商品后,市民也不能放松警惕,此时是“冒充客服”“快递理赔”类诈骗的高发期。此类诈骗中,诈骗分子会假扮店铺客服、快递员等,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物流损坏等理由办理退款实施诈骗。市民接到此类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按照对方指示进行操作,最好直接与快递点或是电商联系,核实退款事项的真假,以免上当受骗。
避坑指南二 合法维权,预防这些“风险”
除了谨防电信诈骗外,每年购物节期间,都会有不少消费者在付款后出现不同的烦恼,主要集中在定金不退、价格欺诈、实物不符等。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预防风险,避免这些“坑”呢?
北京市高朋(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沈兆明介绍:在购物节期间,不少商家会以“定金 尾款”的方式做促销活动。《民法典》第587条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因此,消费者在支付定金时一定要理性消费,按需购买。如购买的商品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可在交付尾款之后申请退款。如果商品不支持退货,消费者是无理由要求退还定金的。
针对“价格欺诈”,消费者们可以提前关注商品的价格趋势,货比三家,避免被不良商家误导。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当收到购买的物品后发现与实物不符的,消费者可以主动向市场监督部门投诉。商家因发布虚假广告构成欺诈的,消费者还可以主张“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
避坑指南三 以下这些情况也能维权
除了以上案例外,沈兆明还总结了以下几种可能出现的“坑”。首先是赠品出现问题。许多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会送赠品。赠品属于经营者以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质量状况的产品,与销售的商品一样应当具备合格的品质,商家提供的赠品如有质量问题,消费者同样可以要求退换或者赔偿。
其次是直播间购物时发生纠纷。随着网络购物方式不断升级,直播带货已成为热门的电商销售渠道。在直播带货销售中,商家要对出售的产品负责,带货主播、电商平台也可能要对商品出现的问题承担责任。《网络消费纠纷问题的规定》对这种新兴的网络销售引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规定。对于直播间的运营者来说,如果其并不是商品的实际销售者,则必须要证明已经以足以使消费者辨别的方式标明其并非销售者,且已标明实际销售者,否则要承担商品的销售者责任。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直播平台商品时,也需要关注直播间运营者的真实信息和有效凯发一触即发的联系方式,平台应该明示。当直播间销售的商品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消费者也可以向平台主张赔偿责任。
来源:扬州网